導讀:2020年4月21日上午,中國測繪學會召開2019年度會議。應疫情需要,此次會議采取線上視頻會議形式,各分會/專業(工作)委員會負責人及秘書、部分團體會員單位及負責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測繪學會理事長、秘書長及辦事機構專職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總結了學會2019年工作成績、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部署了2020年主要工作。同時,學會授予15家分支機構綜合及單項優秀獎,宋超智理事長親自宣讀了獲獎名單。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榮獲“實際執行能力及效果”單向優秀獎。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成立于2018年11月,作為一個年輕的分支機構,在主任委員周成虎院士的帶領下,工委會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也得益于中國測繪學會的指導和引領,其他分支機構的協作和幫助以及各委員單位的信任和支持。
強化組織管理,緊抓能力建設
——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榮獲“實際執行能力及效果”單向優秀獎
在中國測繪學會召開的2019年度會議上,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榮獲“實際執行能力及效果”單向優秀獎。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成立于2018年11月,作為一個年輕的分支機構,在主任委員周成虎院士的帶領下,工委會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完善工委會組織機構,完成工委會秘書處的組建工作,并建立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
二、擴大工委會規模,持續發展委員。截止2019年底,工委會共有委員137人,其中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11人,委員125人。
開展各類活動,強化平臺價值
一、交流平臺
1、工委會開設了“中國測繪學會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及“中國智慧城市大會”2個公眾號,持續發布智慧城市領域行業熱點、政策法規及新聞。同時開設“智慧城市公益大講堂”欄目,邀請多位行業專家線上宣講,圍繞智慧城市建設的宏觀環境、政策、解決方案等進行探討和分享,共同為智慧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2、參與《中國測繪》雜志編輯工作。自2019年6月起,工委會在《中國測繪》雜志開設“智慧應用”欄目。邀請智慧城市領域內具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以及高新信息技術企業從業者,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市政、智慧規劃、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房產、智慧政務等方面的具體實踐和創新應用,為各界提供學術參考和案例示范。
二、行業研究
啟動智慧城市系列報告的編寫工作。
工委會聯合清華大學、廣州大學、廣聯達、清華同方等單位共同編寫《智慧園區應用與發展》報告,該報告是智慧城市系列報告的第一部,將系統總結基于數字孿生的智慧園區規劃、建設、運營、服務一體化應用,分享當前我國智慧園區建設經驗,探索符合我國園區需求的應用模式。并對案例進行分析,為智慧園區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引導和示范作用。
三、活動組織
1、 組織承辦第九屆中國測繪學會年會“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分論壇”。邀請大學教授、知名企業技術負責人擔任演講嘉賓,就智慧城市行業熱點進行探討。
2、 由中國測繪學會、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德清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并由工委會承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在浙江德清召開并取得圓滿成功。與會人員千余人,組織展覽面積達5K平。李德仁、童慶禧、周成虎、李建成等院士蒞臨大會,為智慧城市發展建言獻策。論壇涵蓋智慧建造、時空大數據與國土空間規劃、數據認知與智慧規劃、智慧海洋、智慧水務、CIM(城市信息模型)應用、智慧型“數字城管”暨社會綜合治理與服務、國產衛星與自然資源智能感知等多個領域。同時開展“合作簽約”、“報告啟動”、“論文征集”等活動,緊貼“產學研用”一體化指導方針,展示了大會的品牌及平臺價值。
3、 緊貼“北斗創新”、“數字孿生”、“智慧工地”等熱點信息技術及創新應用場景組織各類交流會數場。研討會得到了各單位的熱烈響應,體現了工委會的社會責任和行業聚合效應。
四、行業影響
工委會開展的一系列工作得到了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報道媒體包括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經濟周刊、自然資源報、經濟觀察報、新浪、網易、搜狐、筑龍網、慧天地公號、浙江電視臺新聞頻道等。累計新聞報道40余篇。
2020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智慧城市工委會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遵從自然資源部的計劃部署,嚴格執行中國測繪學會的工作安排,重點挖掘工作的新方向、新方式、新內容,將創新作為工作指南,找準工委會的新定位、創造新價值。